石油天然气防雷方案3
发表时间:2021-03-20 17:28 一、设计标准 . GB 50057-2010《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》 . GB 50343-2012 《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》 . GB 50074-2002 《石油库设计规范》 . IEC 61312 《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》 . GB/T21431-2008《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》 . GB 50650-2011 《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》 . SH3097-2000《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》 . SY5984-2014 《油(气)田油气容器、管道、装卸设施接地装置安全规范》 .GB15599-2009 《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》 .GB50517-2010 《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
二、罐体设备本身接地 A.埋于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离子接地极或接地模块,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40*4镀锌扁钢。接地体的上端离地面不小于0.5m。 B.垂直接地体长度为2.5m,垂直接地体间距为其自身长度的2倍,若下层土壤电阻率较低,可适当加长。当垂直接地体埋设有困难时,可设多根环形水平接地体,彼此间隔为1~1.5m,且应每隔3~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。 C.接地体之间所有焊接点,需要防腐处理,接地装置的焊接长度,对扁钢为宽度的2倍,且需三面焊接。若螺栓压接,压接长度对扁钢为宽度的2倍以上。 D.非金属石墨接地模块是一种以非金属材料为主的接地体,它由导电性、稳定性较好的非金属矿物和电解物组成,接地模块可进行垂直埋置或水平埋置,埋置深度为0.8~1m。采用几个模块并联埋置时,模块间距不宜小于4m。接地模块的极芯互相并联或与地线连接时,必须进行焊接或螺栓压接,连接长度不应小于80mm。 E.离子接地极其作用分为两部分,一是载体采用紫铜,其直径达50mm-60mm,与土壤直接接触,此部分相当于普通的纯铜接地体。另一部分的接地效果,主要来自于载体内部的缓解亲水离子剂,在外引发剂的作用下,通过载体的交换孔向载体外源源不断地释放出大量的负离子,这些离子一方面就是导电的介质,对雷电流起到直接导电的作用。同时,周围的泥土在这些负离子的长期作用下会起到电化作用,从而形成一个大的导电体,相当于增加了接地体的接地面积,所以我们称这种离子接地体为“主动式降阻接地材料”。 施工效果如下:
三、罐体上金属附件、仪器防雷 1.呼吸阀 2.温变、压变、液位计等 3.输油管路 4.法兰等电位连接 5. 油泵的连接 四、油罐区配电系统防雷 1.配电柜安装电涌保护器SPD 2.防爆开关 1. 电缆桥架 五、油罐区信息数据
六、罐区外龙门吊铁轨 |